首页  /  新闻中心

科学家发现过量食用红肉如何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新研究发现膳食铁与癌症进展之间的联系,为靶向疗法带来希望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科学家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NCCS)的合作者发现了过度食用红肉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之间的重要联系。他们的发现为针对端粒酶的新治疗方法铺平了道路,端粒酶是一种与癌症进展有关联的酶。

结肠直肠癌影响结肠或直肠,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新加坡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众所周知,遗传和饮食等生活方式因素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但直到现在,过量食用红肉与癌症之间的确切关联机制仍不清楚。


研究人员在《癌症发现》(Cancer Discover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红肉中的铁能重新激活端粒酶(一种延长 DNA 染色体末端的酶),从而推动结直肠癌的发展。这一突破为了解饮食习惯如何影响癌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前景广阔的新治疗方法

研究还发现了一种很有前景的新治疗方法。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名为 SP2509 的小分子可以通过抑制铁与端粒酶的相互作用,阻止端粒酶在癌细胞中重新激活。在使用癌细胞系进行的实验室测试中,SP2509不仅能阻止端粒酶的重新激活,还能减少肿瘤的生长,从而提出了一种抗击结直肠癌的新策略。

来自A*STAR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IMCB)的科学家领导了这个跨学科团队,其中包括来自A*STAR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GIS)的科学家,以及来自新加坡中央医院(SGH)和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NCCS)的临床医生。

“了解铁在端粒酶激活过程中的作用为治疗结直肠癌开辟了新途径,"A*STAR IMCB杰出首席研究员Vinay Tergaonkar教授说。“我们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完善针对这一机制的治疗策略,希望能为患者,尤其是铁含量高的患者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SP2509这样的小分子有望彻底改变癌症治疗和改善全球患者预后感到兴奋。

研究见解和方法

为了揭示铁含量过高是如何导致结直肠癌进展的,研究小组结合使用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和先进的实验室模型,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样本进行了研究。通过与国家癌症中心(NCCS)的临床医生合作,他们证明了铁与一种名为皮林(Pirin)的铁感应蛋白相互作用,导致癌细胞中端粒酶的重新激活--这是导致癌细胞肆意生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对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进行的进一步化学筛选发现了小分子 SP2509,它能与铁竞争结合到 Pirin 上,从而有效抑制端粒酶的重新激活。这些发现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且为深入了解大量摄入富含铁的红肉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分子途径提供了宝贵的信息。Colo-SCRIPT是一项国家研究计划,旨在利用对不同结直肠癌亚型的深入了解来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提高患者预后。

“通过 Colo-SCRIPT,我们将继续研究铁和其他风险因素的作用及其对结直肠癌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我们深入了解它们如何驱动不同亚型的结直肠癌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并能让我们找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的新方法,"国家癌症中心肿瘤内科高级顾问 Iain Tan 副教授说。